8月13日,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徐必久指出,公开典型案例是中央生态环境?;ざ讲旃ぷ鞯闹匾谌?,“被督察对象怕曝光什么,我们就要曝光什么?!彼?,这样有利于传导压力,更好推进工作。
4月6日到5月9日,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开展了对云南、江西等8个?。ㄇ┑亩讲旃ぷ?。截至6月底,受理转办的2.9万余件群众举报,已办结或阶段办结的约2.79万件。
目前,中央生态环境?;ざ讲旖⒘艘惶捉贤瓯傅闹贫忍逑??!霸诮で傲饺鲈?,甚至更早的时候,督察组就开始摸排问题了?!毙毂鼐猛嘎叮诙讲旖で?,很多问题的线索、证据链已经固定。一些地方和单位不把功夫下在平时,而是靠临时突击来蒙混过关,肯定是不行的。
督察并非只有“眼睛看、鼻子闻”这样的传统手段,科技也发挥了支撑作用。比如大尺度、长时间的卫星遥感解析,无人机航拍及快速检测等手段,能迅速、准确地查明生态环境问题。
“为落实督察整改,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?!毙毂鼐盟?,包括指导编制督察整改方案,实施“清单化”管理和重点盯办、建立定期报告抽查制度等,督促地方抓好整改落实;建立验收销号、开展督导约谈和专项督察、督察“回头看”等措施保障整改落实;通过整改效果公开,发挥社会监督作用,接受群众检验等。